时间: 2024-10-24 15:56:18 | 作者: 冲压产品
“大型工地上,一排排智能机器人紧张忙碌,经过他们的‘巧手’,背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在多年前举行的一场儿童绘画比赛中,一个来自成都的小男孩用自己的画笔画下了这样的场景。然而,令他也没想到的是,如今,他笔下“会盖房子的机器人”已出现在了他家乡的工地上。
2022年初,在青白江碧桂园公园大道地下车库的施工现场,新工友“2.4米地下车库喷涂机器人”正在按照设定程序,完成墙面腻子和乳胶漆喷涂施工。在这位机器人工友的帮助下,原本潮湿阴暗、嘈杂的施工现场变得干净整洁,工人也可以从这些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工作当中。
从一张图纸寄托的美好愿望,到一次尝试与国家政策的加持,科技助力建筑行业高水平发展的美好理想已经照进现实。
1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规范化指引,通知明确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
截至2021年底,中国房地产建筑业的碳排放规模位居全球第三,而其中40%的碳排放大多数来源于房地产建筑业。根据排名前30的房企已披露的碳排放量信息,碳排放总量已超过300万吨。建筑行业的“双碳”行动迫在眉睫,“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是指节约世界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革命”,发展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的应用是两个有效的途径。
“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据了解,装配式建筑高效率节约能源,全生命周期或降低碳排放超过40%,是实现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而机器人工友的到来,则能够让建筑工人从传统的“危、繁、脏、重”施工作业中解脱出来,从事更加需要人类智慧的领域。加强新型传感、智能控制和优化、多机协同、人机协作等建筑机器人核心技术探讨研究,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积极地推进建筑机器人在生产、施工、维保等环节的应用,重点推进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建筑机器人应用。
这一通知也为建筑行业发展划定了努力的方向。到2035年,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度的提高,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建筑品质明显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显著地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
老陈原本在成都的工地上打工,但今年春节后,他准备就留在老家,一边打些零工,一边也可以帮老伴一起照看孙女。每年春节前后,都有不少人像老陈一样,会重新面对是否远离家乡进城务工的选择,而这也给传统建筑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中国建筑业总产值约26万亿元,相当于GDP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传统建筑业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如落后的施工手段和方式、用工荒、工人老龄化、用工成本上升等。自2015年以来,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上涨的速度连年下滑并出现负增长。
用建筑机器人来弥补人力的不足,获取更安全、绿色、高效的结果,“智造”的春风吹进建筑业,各大房企随风而动。然而,早在3年前,碧桂园就已提前布局,宣布进军建筑机器人研发行业,并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都是世界上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行业之一。另一方面,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偏大且数量不足已成为普遍问题。”博智林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在接到“智能建造”这一任务之初,他们就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于自主研发,特别是优先解决劳动力需求很大、对人体有危害的施工环节。“比如室内的油漆喷涂这一工序,操作的流程中长期吸入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危害健康。”于是,博智林就研制生产出了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喷涂机器人”,如今,这一机器人已出现在碧桂园全国多个项目工地上。
除了避免施工伤害之外,建筑机器人的另一大使命则是提高施工效能。以博智林测量机器人为例,可实现单个房间测量时间小于100秒,是人工测量效率的2到3倍。在2020年6月进行的“人机PK”工程应用测试当中,一台测量机器人的作业效率相当于4名实测实量人员。
粉红色“高个子”智能随动布料机矗立在施工作业面上,不断输送混凝土浇筑楼层;而在室内,一台投影仪大小的测量机器人,一小时就能完成一层T4户型楼层的测量工作。喷涂机器人根据测量机器人测量得出的结果规划路径,自动行驶并完成喷涂作业。这些如同科幻大片的场景,如今已真实的在全国多个碧桂园项目施工现场上演。
在成都青白江碧桂园公园大道地下车库的施工现场,“2.4米地下车库喷涂机器人” 默默忙碌着,旁人的到来也丝毫不会对它造成干扰,当产业协作师设置好程序后,它就会高效而精准的对墙面进行喷涂。不仅要造出建筑机器人,还要合理、科学、实时地调配具备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并且让它们在整个建造生态中最大化发挥作用。在项目的“最强大脑”智慧中心的大屏上,任一楼栋、任一楼层的工程细节都能以平面或三维视图直观地呈现,同时,工作人员能远程监控并对机器人下发工单。这正是得益于BIM数字化系统应用,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探索实现建造方案的可视化、项目管理的数字化。
让机器人从图纸走下生产线,走进施工现场,也是碧桂园和博智林交出的科技助力建筑行业发展的答卷。“我们负责根据项目施工需要,研发和生产更多具有不一样功能的建筑机器人,而碧桂园丰沛的土储和在建项目,就是机器人最好的试验应用场景。”站在四川首个机器人项目青白江公园大道上,背后是正在紧张有序工作着的建筑机器人,面前是正在逐一呈现的项目美好蓝图。项目负责人满怀信心的向记者介绍:“我们还将于近期陆续引入螺杆封堵、场地清理、地坪打磨等机器人,快速迈入全面机器人建房时代”。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语境下,更高效、安全、环保的建筑机器人应用,对于助力“双碳”目标具有长远意义。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此前也曾表示,“机器人会颠覆传统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未来一定会给行业和社会带来非常大价值”。
站在时代的全新风口,机器人建房已成为碧桂园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也期待,以碧桂园为引领的责任房企,能够打破技术壁垒,带动传统建筑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并最终为人们实现美好人居理想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