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1-07 15:32:02 | 作者: 激光切割产品
数易春秋,风华正茂;二十五载耕耘,硕果累累。安川电机自1999年郑重进入并持续扎根中国以来,致力于不断提供享誉世界的产品与技术,为推进中国自动化产业先进化作出了贡献。
在日前举行的安川电机媒体沟通会上,株式会社安川电机社长小川昌宽、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冈久学、总经理足立恭雄等主要负责人接受了国内多家媒体的采访,重点介绍了安川电机i3-Mechatronics的战略思路、海外事业“地产地销”的本地化布局、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应对人工智能(AI)的规划与举措。
伴随中国经济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锂电、光伏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发展种名列前茅,这给安川电机带来了更大挑战与成长发展的空间。
从左到右: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足立恭雄、株式会社安川电机社长小川昌宽、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冈久学、株式会社安川电机首席执行董事 CB 本部长兼 CB 广告 /IR 部长林田步
当前,“智能化”越来越成为中国制造业新变革的代名词。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安川电机在拥有控制并驱动工厂设备运转的众多产品阵列(诸如变频器、伺服电机、机器人)的基础上,通过将现场数据有机地连接起来改变设备动作,进而实现“先进的生产革新”,这一过程称之为i3-Mechatronics(i立方-机电一体化)。安川电机表示,公司正在朝着不仅提供产品价值,更是通过将现场数据与产品的融合,以实现智能化制造商的道路上迈进。
人工智能(AI)正日益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随技术的快速地发展,AI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帮企业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做出更加精确的决策。为应对趋势,今后安川电机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主要聚焦在两大方向上,除了“智能化”技术的开发之外,人工智能(AI)的应用也不可忽视,今后会考虑通过人工智能(AI)更好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据介绍,针对变频器、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的开发过程,安川电机已计划将AI功能嵌入在内。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以往主要是通过示教编程来带动机器人动作;而带有AI功能的机器人,则不需要人工提前进行编程性示教,而是通过视觉识别的方式,引导机器人根据以往周边各种信息与数据来进行“思考”,并自主设计生成并规划路径。AI识别是一个逐渐清晰化的过程,并且转化成机器人的机械动作来实现相关功能。安川电机更进一步表示,AI生成技术未来会朝着实时性更高的方向发展,AI不止将生成技术,而且会更多地被运用到自动化领域。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全世界技术创新的新热点,依据工业与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规模增长至39.1亿元,同比增长85.7%;预计2024年、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快速地增长,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面对这一千亿级“新蓝海”,安川电机表示仍然将工业机器人作为发展重点,公司关注的并非仅只是机器人的外观是否类似人形,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机器人如何更好地模仿人类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工作方式,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协助或替代人工操作。
安川电机还进一步指出,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增强人类所拥有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反应同样重要,安川电机计划将类似人类感知的快速感知能力融入到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开发中,以便使得工业机器人更高效与“聪慧”。
区别于过往大批量生产、消费、将已有产品矩阵为客户供货的商业模式,现阶段,国内市场需求呈现出不断个性化与细分化的趋势。为了及时应对客户变化需求与趋势,安川电机将不断推进与部分客户的共同研发,通过快速地开发、生产与供货来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实现用户个性化需求,并以此调整现有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安川电机也在加大构建中国的本地化开发体系。目前,安川电机的上海、沈阳和常州工厂,均有技术开发团队入驻,主要负责产品本地化的开发,由此构成了安川生产、开发和销售的一体化体系。安川电机进一步补充,在中国本土化开发的产品也会反馈到日本总部,由总部对这一些产品进行标准化,并在全球别的市场进行推广。
据了解,安川电机计划2027年在日本福冈建设新的工厂,提升逆变器等零部件的日本采购比例,提高日本工厂零部件的内部化生产能力。有相关市场评论指出,安川电机此举或许将加大布局日本本土与东南亚新产能,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成为未来投资规划的主要战略。对此,安川电机在媒体发布会上否认了该举措的目的是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并就此回应称考虑到地理政治学因素,并减少零部件供应不足,安川电机将提高零部件内部化生产的比例,并在全世界内对其供应链进行分散化布局,这一核心战略被称之为“地产地销”,即产品生产、零部件采购环节尽量在产品营销售卖所在地完成。据透露,安川全球生产布局将大多分布在在日本、中国、美国以及欧洲等主要区域。
事实上,安川电机自1999年郑重进入中国市场后,目前已在国内建有四座生产基地,包括上海变频器工厂、沈阳伺服电机工厂、常州机器人工厂以及常州机电一体化系统工厂。安川电机特别强调,纵观集团坐落在全球的工厂,只有中国能做到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布局。
展望未来,安川电机将逐年强化国内工厂生产所需零部件的内部化生产和本地采购规模。例如,2022年安川电机在常州建立新工厂,大多数都用在生产中国另外三座工厂所需的伺服放大器、变频器用主板及机器人控制器电控单元等产品,安川电机透露,常州新工厂目前尽管有相当部分的零部件采购来自国外厂商,但未来计划将加强中国本地零部件的采购规模,并减少来自海外供应链的采购量。
在安川电机全球布局的事业当中,中国市场的发展迅速且规模巨大。历经25年的风雨兼程,在为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安川中国将继续坚定地沿着“智能化”方向迈进,赋能中国及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标注明确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